收儲存量房城市繼續(xù)擴圍。
目前,南京市正在計劃出臺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方案,已啟動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項目梳理摸排,征詢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出售意愿,如有合適項目將按要求由國企負責收購實施。
不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等地均正在開展保障性住房相關政策制定和研究的相關工作。廣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也表示,將按照上級要求加快研究出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相關政策文件。
在此之前,8月7日,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yè)宣布擬開展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向深圳市域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廣東省佛山、惠州、江門等地也公布了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細則。
此外,商丘、德州、桂林、柳州、南寧、瀘州、新鄉(xiāng)、威海、濰坊、衡水等城市已紛紛出臺“收儲”實施細則,普遍要求收購的房源單套建筑面積不超過120平方米;優(yōu)先選擇整棟或整單元未售、能實現封閉管理的樓棟項目。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目前已有10余城市發(fā)布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另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超60城出臺國資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相關政策,其中既有廣州、重慶、杭州、鄭州等超大特大城市,也有廬江、濟源等縣級市。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促需求+去庫存’的政策方向已經明確,‘去庫存’相關政策的實施有助于緩解企業(yè)資金壓力,同時也有助于市場情緒的恢復。”
業(yè)內認為,國資“收房”不僅有助于保障性住房的籌集和縮短建設時間,還能有效消化市場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不過,在落地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挑戰(zhàn)。黃瑜稱,收儲價格、供需錯配、資金成本等問題或將影響政策落實效果,未來仍需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