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如今一天接到一兩個廣告推銷電話很正常。而背后卻極可能是一條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倒賣的黑色產業(yè)鏈。今天,姑蘇公安分局召開發(fā)布會,對外通報了近期破獲的一起非法買賣個人信息案,查獲公民個人信息500多萬條,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2016年4月初,姑蘇公安分局網(wǎng)絡警察大隊在日常巡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QQ賬號存在異常交易情況,很快鎖定了該QQ賬號實際使用人王某。并于2016年4月29日將王某抓獲。在王某的筆記本電腦上,民警單單在電腦桌面上就發(fā)現(xiàn)了三個文件夾和兩個壓縮文件包,共有包含公民個人信息的excel文檔43個;其他文件夾另還存有83個文件夾,密密麻麻記錄的全是各式各樣的個人信息。經初步梳理,王某的筆記本電腦內共存有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文件78754個,內容包括公民姓名、手機號碼、工作單位、電子郵箱甚至是車輛所有情況、擔任職務情況等,地域更是橫跨上海、天津、江蘇、浙江、河南、山東等數(shù)個省市。
案件中被倒賣的公民個人信息
原來在2013年,王某在一家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做電話銷售,開始接觸大量客戶信息。為了工作有所起色,王某通過QQ加了各類所謂的“信息資源交換群”,從企業(yè)法人到公司總裁、從公務員到私家車車主,只要是可能發(fā)展成為潛在客戶的,王某都留心收集信息,并且分門別類做好整理、實時更新。一年多后,王某的電腦里已經儲備了相當多的公民個人信息。2014年9月,王某跳槽到另一家網(wǎng)絡科技公司做招商經理,專門負責渠道建設、發(fā)展代理商,但業(yè)績平平,收入也不能滿足王某的心理期待??粗掷锓e攢的信息資源王某動起了歪腦筋,立刻注冊了7個QQ賬號,總共加入了468個聊天群,不停向群內發(fā)布出售個人信息等廣告,并且給手機支付寶綁定了8張銀行卡,專門用于收取信息專賣的收益。
案件中被倒賣的公民個人信息
沒想到,廣告發(fā)出后沒多久,買家鄭某、仇某和楊某都找上了門。鄭某在一家企業(yè)總裁培訓公司做業(yè)務員,為了拓展業(yè)務,便花了100元向王某購買企業(yè)總裁信息資源。鄭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按照王某提供的信息逐條撥打電話推銷,沒想到信息大多都是真實有效的,一圈電話打下來接觸了不少老總。鄭某自以為覓得業(yè)務拓展的良方,再次向王某購買了更多的企業(yè)老板信息。無獨有偶,仇某作為營銷代表,也是這樣主動找上王某購買了5000至10000萬條無錫大市范圍內的企業(yè)家客戶信息。
最終在警方的嚴密布控下,王某及其下線楊某等4人均落入法網(wǎng)。目前,嫌疑人王某和楊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依法移送起訴,嫌疑人鄭某、仇某被依法取保候審,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姑蘇公安分局網(wǎng)絡警察大隊民警謝喆提醒,市民在網(wǎng)絡購物、外賣訂餐、快遞郵寄、注冊會員等等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的場合中,時刻保持謹慎和警惕,務必要詳細閱讀《安全須知》、了解信息用途后再填寫上傳;帶有個人信息的小票、存根和包裹外包裝也應處理后再丟棄;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下載陌生應用軟件和客戶端或連接陌生無線網(wǎng)絡,以防手機中毒或被遠程操作從而導致信息泄露,給生活工作及人身財產安全帶來潛在隱患風險。
來源:?名城蘇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