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條消息頗奪眼球:大學生畢業(yè)即買房已經(jīng)成為 “時尚”。這種 “時尚”之舉引發(fā)各種議論,有人怪大學生買房造成市場 “恐慌性需求”;有人認為早買晚買都要買,不如早點買;有人認為年輕人應(yīng)該先立業(yè)后成家,不宜 “啃老”買房。
大學生畢業(yè)就買房,是不是心太急?
房生錢已不可能
“我覺得首先要明白買房的目的。如果是自住,我覺得心太急,沒有成家前可以和父母一起住,也可以自己租房單住,租金相比買房款壓力很小,年輕人沒必要早早把自己變成‘房奴’。如果是買房做投資,更沒必要了,因為指望 ‘房生錢’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了。”持這種觀點的是曾經(jīng)的“炒房派”蓉蓉。
蓉蓉的女兒已經(jīng)30多歲了,還未婚,一家三口住在新華路影城附近的一個50多平方米的二室戶老公房里,雖然逼仄,但蓉蓉卻不想買房,不是沒錢,而是不看好房市。蓉蓉曾經(jīng)買過2次房,都嘗到了甜頭,最早一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用40多萬元買下控江路一套二房一廳, 2年后該房漲到60多萬元時,她賣了,轉(zhuǎn)而用這筆錢在大華地區(qū)買了一套三房兩廳的, 2008年在房子漲到100萬元時,她又賣房獲利40多萬元。賣房后,她再次等待房價低吸高拋的良機, 2009年,她覺得房價還會跌,結(jié)果沒抄到底,這兩年房價調(diào)控,她也一直伺機等待,但迄今她認為房價遠遠沒有跌到位。
當然,她的買房資金也沒閑著,從2008年起,蓉蓉就用賣房所得的100萬元資金打新股,據(jù)她自己說,年平均收益率在15%-25%, 4年下來,當初賣房的100萬元已經(jīng)增加到近200萬元了。此輪房價調(diào)控趨緊房產(chǎn)商降價的消息時時見諸媒體時,不斷有親朋好友勸蓉蓉:“你好買房了,一家三口住二室戶里擠不擠?。?rdquo;但蓉蓉卻不舍得打新股的收益,她認為房價已經(jīng)漲到頭,未來房價上漲幅度要像打新股一樣一年賺個20%是不可能的,房價如果不漲,就意味著是 “零收益”;如果是貸款買房,那還是“負收益”,因此,從投資角度講,買房和打新股,當然是打新股合算。
蓉蓉認為,大學生剛剛參加工作,一切都不定型,過早買房,身背沉重的貸款,可能不得不放棄流動性機會??梢园炎约旱姆e蓄和父母贊助的買房首付款購買有較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chǎn)品,或者打新股,以增加未來的 “買房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