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近日存、貸利率的下調,以及股市繼續(xù)呈現(xiàn)疲軟狀態(tài),市民的理財觀念也發(fā)生了細微變化。記者為此做了一番調查。
債券和信貸類理財產品“一票難求”
中信銀行一直是新型理財產品的“創(chuàng)造者”。不過,面對股市的下滑和利息的調整,該行的理財產品也變得“一票難求”。中信銀行吳江支行理財部經理蔡蔚鴻最近顯得很“清閑”。雖然目前該行近期推出的一年期信貸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到了5.5%,但由于收益遠高于同期存款利息,因此也是極少數(shù)貴賓客戶才有機會買到。該行的另一款短期系列理財產品———穩(wěn)健財富計劃由于數(shù)額有限,因此只好按比例分配給客戶。蔡蔚鴻表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基本上沒什么理財產品推出,何時會再掀起一個熱潮取決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國內股市的走勢。
與此同時,債券型基金和在上交所與深交所上市的債券也成了投資者的“避風港”,“雖然收益率不是很高,但總比在股市里炒股和購買股票型開放式基金虧損強吧?!敝芟壬挠^點代表了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心聲。
固定利率房貸乏人問津
去年央行6次加息,市民沈先生購買的兩套住房由于擔心還款壓力逐漸上升,就選擇了固定利率房貸,當時他的貸款是20萬元分10年還款。不料,今年9月以來連續(xù)降息兩次,固定利率還款很顯然吃虧不小。
工行吳江支行營業(yè)部理財經理徐華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利率調整前,20萬元10年期的固定房貸利率為6.93%,月還款2314.96元,當時相應的浮動利率為6.6555%。降息后,浮動利率降到6.3495%,月還款2255.67元,每個月要比固定房貸利率少還近60元。在當前可能進入降息周期的前提下,一味地堅持用固定利率還貸無疑將加重自身負擔。
那么,固定利率房貸是否可以轉換為浮動利率房貸呢?記者了解到,轉換是可以的,但銀行都要收取一定的違約金,數(shù)額還不小。因此,客戶在轉換前最好仔細算一筆賬,如果轉為浮動利率后節(jié)省的利息比違約金多,轉換就是劃算的,否則不如堅持到底,維持原樣。
保險產品銷售有喜有憂
某銀行代理的一個分紅類保險產品原先銷售情況還將就,其中免繳利息稅是一大賣點。如今,利息稅已經暫時取消了,這款產品的優(yōu)勢就喪失了一大半,一些購買這個產品的客戶最近都在詢問是否可以退掉這款產品或轉換成其它產品。
某保險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降息對保險產品的銷售應該有積極的影響,因為銀行利率下調,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降低了,費差就會減少,分紅率會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