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浪潮曾何等洶涌,總有退卻時。退潮后,真正在沙灘上裸泳的不過是升斗市民罷了?;叵氘斈?,努力爭做“接盤俠”、咬牙為房奴,原來是那樣的不值。生活原本是應該輕松愜意的,而那樣的輕松愜意,許多人何曾擁有過?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嚴格來說明年就不再是房地產企業(yè)。而下半年,萬達金融集團即將成立,重心將放在“互聯(lián)網+”金融方面。(7月14日《廣州日報》)
對企業(yè)來說,房地產不過是在特定時間段內提供的商品,企業(yè)隨時可以不再提供,也可以徹底轉型。而對于一般民眾來說,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則是一輩子的夢想。
在過去的一些年中,房子越賣越貴,這也是特定政策所導致的結果。
首先,是沒能夠節(jié)約耕地和資源。目前我國城市人均建設用地達130多平米,遠高于發(fā)達國家人均80余平米的水平,居世界首位。然而,發(fā)達國家的國民往往住獨棟,我們卻基本住“鴿子籠”。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人家基本遵從市場的選擇,能做到物盡其用而已。反觀我國,房子在相當大程度上是用來炒的,這就出現了大量空置房。
其次,房價高,賣房者供房壓力增大。曾經有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家庭的平均資產為247萬元,其中主要為房屋價值。且不論數字真假,這里只是強調:對于多數人來說,住房價值幾何,意義并不大,人們不可能賣了自己唯一的住房去睡天橋下。因此,對于一般家庭而言,不動產的價值在全部資產中占比高,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是意味著生活壓力大而已。
要知道,種種不合常理的事情,總有煙花破滅時。以筆者所在的湖北省荊州市的萬達樓盤為例,2014年開盤的價格7字頭,而2015年已經落到了5字頭。而且,樓市的拐點明顯才剛剛來到。遙望未來,考慮到我國特定的人口結構因素,前景是望不到邊的愁云慘霧。縱然“北上深廣”的房價漸呈回暖之勢,卻終究是特例,無法完全反映出整體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無論浪潮曾何等洶涌,總有退卻時。退潮后,真正在沙灘上裸泳的不過是升斗市民罷了。回想當年,努力爭做“接盤俠”、咬牙為房奴,原來是那樣的不值。生活原本是應該輕松愜意的,而那樣的輕松愜意,許多人何曾擁有過?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都不應脫離市場的基本規(guī)律,強用行政權力去包打天下;更不能“土地財政”當頭,冒天之大不韙,以致將失誤放大到極點。而后一點,在樓市萎靡、“房產稅”似乎很快就要上馬的時候,尤其需要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