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多家銀行提高房貸利率的新聞頻現。比如,北京建行已上浮首套房利率至1.05-1.1倍,廣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房貸利率每周都在調整,10月均將首次置業(yè)房貸利率上浮20%至30%不等。而且,即便是這么高利率,也不見得立即就能放貸。等貸款,已成為同時困擾購房人和開發(fā)商的共同難題。
自2009年底房地產調控以來,有點像溫水煮青蛙,很多通過貸款購房的人們,對于一點點積少成多的按揭貸款利息,并無太多感覺。一方面,五次加息,貸款利率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往昔最低七折(以基準利率為準)的房貸利率,已劇增至目前的1.1-1.2倍。對于那些2010年以前購房的人們而言,多數還能按照當初合同中約定的(多為七折或八五折)來付按揭,而去年4月“國十條”出臺后的購房者,多數須按基準利率或以上付息了。
對三套房停貸,我們支持,因為三貸及以上多屬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對于二套房首付提至六成,貸款利率1.2倍以上;我們有點無奈,但也能理解;可對首套房實行四成首付(平均值),利率提高至1.1-1.2倍,我們可就有些難以接受了。此輪房地產調控的主要目標是穩(wěn)定房價,打擊重點是投資投機性需求,但緣何對非常合理、純屬自住的第一套房貸如此苛刻?諸多政策文件中都冠冕堂皇的說: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由當前事實來看,所謂“差異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差異化的特征未免太不顯眼了吧。或許,政府確也有意,在打壓投資投機需求的同時,繼續(xù)保護合理的自住需求;然而,這事最終還得由商業(yè)銀行說了算。去年以來,銀根持續(xù)緊縮,信貸額度壓了再壓又壓,商業(yè)銀行可資放貸的指標越來越少。在此形勢下,在商言商的商業(yè)銀行,自然“嫌貧愛富”,在民間借貸利息平均高達15-20%的情況下,商業(yè)銀行隨便放貸,也能找到10%以上的去處,而五年以上期貸款利率只有7.05%。不能全怪商業(yè)銀行唉。
那該怪誰?只能怪制度不健全。舉目全球,文明程度但凡還能說得過去的國家,政府無不對基本住房需求提供支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比較困難的群體直接提供住房保障,另一種是通過稅收信貸優(yōu)惠政策扶助首次置業(yè)群體。后者是具有一定購房能力,但尚屬政府幫扶一把?;咀》啃枨笫玛P民生,是所有政府必須盡全力去做的事。
|